2017年8月30日
深圳(廣東)城市概覽
主要經濟指標
經濟指標 | 2015年 | 2016年 | ||
數值 | 按年增減 (%) | 數值 | 按年增減 (%) | |
地區生產總值 (GDP) (億元人民幣) | 17,502.9 | 8.91 | 19,492.6 | 9.01 |
人均GDP (人民幣) | 175,985 | 5.21 | 167,411 | 3.71 |
產業增加值 | ||||
- 第一產業 (億元人民幣) | 6.6 | 4.81 | 6.3 | -3.71 |
- 第二產業 (億元人民幣) | 7,207.9 | 7.31 | 7,700.4 | 7.01 |
- 第三產業 (億元人民幣) | 10,288.3 | 10.11 | 11,785.9 | 10.41 |
工業增加值2 (億元人民幣) | 6,785.0 | 7.71 | 7,199.5 | 7.01 |
固定資產投資 (億元人民幣) | 3,298.3 | 21.4 | 4,078.2 | 23.6 |
消費品零售額 (億元人民幣) | 5,017.8 | 2.0 | 5,512.8 | 9.8 |
通脹 (居民消費價格指數,%) | 2.2 | — | — | 2.4 |
出口 (億元人民幣) | 16,415.4 | -6.0 | 15,680.4 | -4.5 |
進口 (億元人民幣) | 11,101.2 | -11.1 | 10,626.6 | -4.2 |
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(億美元) | 64.97 | 11.9 | 67.32 | 3.6 |
註﹕
1 以人民幣計算實質增長
2 所有年主營業務收入2,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國有企業和其他類型企業
資料來源﹕深圳市統計局
概況
深圳位於珠江口東岸,與香港一水之隔。全市面積1,992平方公里,2016年常住人口1,191萬人。深圳於1980年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,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先行先試的地區。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「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」中的「綜合經濟競爭力」,深圳排第1名。深圳是中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,是世界第三大貨櫃港口,中國第四大航空港。2016年深圳市的人均生產總值167,411元,是廣東省內最高的。
產業發展
深圳的第三產業比重由2008年開始超過50%,逐步上升至2016年的60.5%。深圳四大支柱產業為:高新技術產業、金融服務業、現代物流業以及文化產業。當中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3,059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6,560億元,按年平均增加13.6%。
地區生產總值構成 (%)
2008年 | 2016年 | |
第一產業 | 0.1 | — |
第二產業 | 49.6 | 39.5 |
第三產業 | 50.3 | 60.5 |
資料來源﹕深圳市統計局
「自主創新」是深圳發展的主要方向,2016年深圳研發經費支出佔GDP比重4.1%,明顯高於全國平均的2.1%。全市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和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國各大中城市首位,4G技術、基因測序、超材料、3D顯示等領域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前沿。
2016年深圳市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,791家,總數達到8,037家。新認定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,電子信息領域企業佔54%,先進製造與自動化領域企業佔18%,其他企業則集中在生物與新醫藥技術、新能源及節能技術、資源與環境技術、航空航天技術、新材料技術、高技術服務業等6個領域。
近年,深圳創客隊伍不斷壯大,數以千計的創客活躍於深圳,例如柴火空間、創客工場、矽遞科技等。同時,不少著名高新技術企業的總部及研發中心也落戶於深圳,包括中興、華為、騰訊、蘋果等。
2015年4月,中國(廣東)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在深圳正式啟動,建成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。按照深圳市十三五規劃,深圳市將向「國際化金融創新中心」的方向發展,成為中國金融創新的試驗中心。
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,深圳將深化「深港創新圈」建設,與香港共建技術轉移中心、國際技術貿易交易平台、創投融資服務平台和科技服務中心。同時,深圳將加強對外交通運輸的輻射力,加快覆蓋全球的航運網絡,並提升深圳機場的國際樞紐功能及加快對外鐵路建設。
對外經貿及投資
2016年深圳出口佔全國及廣東省出口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1.3%和39.7%。出口總額連續24年居內地城市首位。當中,深圳出口高新技術產品佔出口總額的51.2%。
2016年深圳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中,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佔31.1%,房地產業佔28.5%,金融業佔15.9%,批發和零售業佔8.1%,製造業佔7.2%。2015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總額中86.4%來自香港。
深圳旅遊娛樂資源和設施獨具特色,例如世界最大的風景微縮區錦繡中華、世界之窗;主題樂園歡樂谷,還有大梅沙、南澳等海灘、海濱浴場等。2016年深圳旅遊住宿設施接待過夜旅客5,696萬人次,其中國際遊客1,171萬人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