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1日
澳門特別行政區概覽
主要經濟指標
經濟指標 | 2015年 | 2016年 | ||
數值 | 按年增減 (%) | 數值 | 按年增減 (%) | |
地區生產總值 (GDP) (億元澳門元) | 3,626.4 | -18.0 | 3,582.0 | -1.2 |
人均GDP (千元澳門元) | 565.3 | -20.5 | 554.6 | -1.9 |
產業增加值 | ||||
- 第一產業 (億元澳門元) | 0 | 0 | 未詳 | 未詳 |
- 第二產業 (億元澳門元) | 276.8 | 25.1 | 未詳 | 未詳 |
- 第三產業 (億元澳門元) | 3,285.4 | -20.3 | 未詳 | 未詳 |
博彩業增加值 (億元澳門元) | 1,710.9 | -32.7 | 未詳 | 未詳 |
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(億元澳門元) | 892.5 | 7.4 | 774.5 | -13.2 |
零售業銷售額 (億元澳門元) | 615.4 | -9.5 | 575.3 | -6.5 |
通脹 (綜合消費物價指數,%) | 不適用 | 4.6 | 不適用 | 2.4 |
出口 (億元澳門元) | 106.9 | 7.8 | 100.5 | -6.0 |
進口 (億元澳門元) | 846.6 | -5.9 | 713.5 | -15.7 |
外來直接投資 (億澳門元) | 91.1 | -66.7 | 未詳 | 未詳 |
註﹕
每百美元兌799.5澳門元 (2016)
資料來源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統計暨普查局
概況
澳門特別行政區位於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、珠江三角洲出口、香港西南方約60公里,總面積30.5平方公里。2016年底人口64.5萬。
澳門特區包括澳門半島、氹仔島和路環島。澳門半島和氹仔島由三條大橋連接,路氹填海區把氹仔島和路環島連為一體。
產業發展
澳門特區生產總值以第二和第三產業構成,並以第三產業為主。2008年以後,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步上升。
地區生產總值構成 (%)
2008年 | 2015年 | |
第一產業 | 0 | 0 |
第二產業 | 12.2 | 7.8 |
第三產業 | 87.8 | 92.2 |
資料來源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統計暨普查局
澳門特區的支柱產業之一為博彩業。2015年,澳門特區有大約一半(48%)的生產總值以博彩及博彩中介業構成。過去十數年,澳門「以博彩旅遊業為龍頭,以服務業為主體,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」為經濟發展策略。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蓬勃帶動其他行業發展,如酒店業、批發及零售業等。2016年,澳門的旅客人數達3,095萬人次。
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(2016–2020年)(「五年規劃」)提出推動經濟適度多元,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,爭取非博彩業務收益佔博彩企業總收益的比重由2014年的6.6%增加至9%或以上,進一步發揮博彩業與非博彩行業的聯動效應。澳門希望以培育新興產業發展,優先培育會展、中醫藥、文化創意產業成長。
另外,據「五年規劃」,澳門未來發展定位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,並已納入國家十二五及十三五規劃。以「優質旅遊」、「精品旅遊」建設為目標,強化旅遊城市的多元化、現代化、國際化,持續推動旅遊業向前發展。
為落實與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對接,澳門將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的服務平台,大力培養語言、金融、法律、會計等方面的中葡雙語人才,並爭取於2020年澳門與葡語國家貿易總額較2015年的6億澳門元增加10%。
對外經貿及投資
澳門屬獨立關稅區,擁有獨立稅務制度,實行低稅制。根據《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》規定,澳門對進口貨物絕大部分不徵收稅項。澳門的主要貿易夥伴為中國內地、香港和台灣。其中,香港出口到澳門的商品主要為消費品,約佔2016年總出口的6成,其次為食品(18.5%)。
《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(CEPA)自2004年實施。至2017年1月1日可享零關稅優惠進口內地的原產澳門貨物已合共達1,500項(按2017年內地稅則號列)。自CEPA實施起至2016年,累計貨物出口總額為7.6億澳門元,累計免徵關稅5,660.9萬澳門元。
服務貿易方面,《〈安排〉關於內地在廣東與澳門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》,自2015年3月1日起,由廣東先行先試實現粵澳服務貿易自由化;2015年11月28日,內地與澳門簽署了《〈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〉服務貿易協議》,自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,標誌著內地與澳門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。至2016年,累計共發出612張「澳門服務提供者證明書」。
2016年,澳門出口貨值約100.5億澳門元,主要目的地為中國內地、香港和日本。2015年外來直接投資累計總額2,318億澳門元。
評論 (0)